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报告 [返回]

“东亚教育交流视野下的中日留学生史研究”国际论坛

文章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 2017-05-18 16:48:03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17-05-19 8:30         
报告地点:教育学院会议室(田家炳C310)         
报告人:孙安石等                  
主办单位:教育学院         
报告人简介:
       近代以降,以中日两国为代表的东亚国家共同面对西学东渐,以互派留学生为形式的教育交流成为推动东西文化融合、发展的重要动力。一方面,甲午战后,成千上万为国家寻求出路的中国青年东渡日本负笈留学,形成了“留日学生”的群体。他们不仅承担了传播各种先进思想的重任,而且投身以改造中国社会为目的的革命潮流中,在中国近代化历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明治维新后,日本同样出于各种目的派遣学生来华留学,形成了“留华学生”群体,虽然他们在数量上少于中国,但其经历复杂,在近代中日关系史乃至学术交流史上扮演了特殊角色,发挥了重要作用。进行“东亚教育交流视野下的中日留学生史研究”,将有可能为更全面审视中日关系史提供新的视角,以推动该研究领域向纵深发展。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与日本神奈川大学中国留学生史研究会,素有往来,继去年12月在日本共同举办学术报告会之后,今年将在中国共同举办学术论坛。我们深知在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密切的当今世界,跨国家、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日渐成为主流,打破以某一国为中心的“一国史观”及某一学科为主的“分科治学”的局限显得尤其迫切。鉴于此,决定举办“东亚教育交流视野下的中日留学生史研究”国际论坛。
       本次国际论坛将围绕中日两国留学生史的诸多方面展开深入讨论。
 

报告简介:
                                                                                                         论坛议程
 
会议内容
主持人
发表题目
地  点
8:30-9:00
开幕式
 
 
 
 
 
 
 
 
 
 
 
教育学院
会议室
 
田家炳
C310
 
 
 
 
 
 
 
 
 
 
 
 
 
 
 
 
 
 
 
 
 
 
 
 
 
 
 
 
 
 
8:30-8:50
副校长岳崇兴教授致辞
院长朱宁波教授致辞
8:50-9:00
合影留念
9:00-9:10
茶歇
9:10-9:30
基调报告一
神奈川大学
名誉教授
大里浩秋
关于日中关系与
留日学生研究
9:30-9:50
基调报告二
北京大学教授
王晓秋
关于中日留学生史研究
学术交流史的回顾
9:50-10:10
基调报告三
浙江大学
资深教授
田正平
教育史研究中的“神话”现象——以蔡元培和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个案的考察
10:10-11:30
第一场发言
1.      孙安石
广东省留日学生相关资料介绍
2.      周 棉
近代中国留日学生笔下的留日生活
3.      周一川
近年来中国近代留日女学生研究概况
4.      吕顺长
山本宪“梅清处塾”的中国留学生
12:00-13:00
午餐
13:00-14:30
第二场发言
5.         高田幸男
明治大学与中国留日学生
6.      齐红深
在历史之河里打捞——关于殖民教育口述史研究的动机、过程及其结果
7.      见城悌治
战时日本“满洲国”留学生的日本体验
8.      臧佩红
 
范源廉的留日活动及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
 
14:30-14:50
茶歇
14:50-16:20
第三场发言
9.      中村翠
三十年代中国対西洋音乐的接受与其变化――以陶晶孙在中日两国之间的音乐活动为中心
10.  崔学森
清末立宪的日本视角:
以法学家清水澄为中心
11.  胡  颖
清末留日学生研究
12.  谭 皓
殊途未必同归:20世纪20年代日本外务省留华学生的委托培养问题
16:20-16:40
发言点评
杨  晓
16:40-17:00
闭幕式
神奈川大学校长助理、教授 孙安石
17:30-20:00
晚宴
孙安石、中村翠
交流
中心
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