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 年 07 月 17 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报告 [返回]

纪录片的类型化创作—以纪实考古类纪录片为例

文章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 2019-05-28 08:46:47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19-05-29 9:30         
报告地点:影视艺术学院401会议室         
报告人:蔡一帆                  
主办单位:影视艺术学院         
报告人简介:
    北京广播学院97级广播电视文学系毕业,200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工作至今,现为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主编。
    2008年,大型纪录片《台北故宫》第二、七集撰稿、导演。该片荣获第二十一届“星光奖”特别奖、第三届“纪录•中国”金奖、第六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特别表彰节目、2008-2009中国电视纪录片系列片十佳作品奖。
    2012年,五集动画剧情纪录片《苍狼之决战野狐岭》策划、编剧。该片荣获2012年度央视科教频道总监奖、首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奖、第八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人文类纪录片一等奖、第二届“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创意提名、第十九届上海白玉兰国际电视节最佳中国动画片提名、第13届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院线展播首映影片。
    2014年,大型系列纪录片《手艺》第四季(25集)执行总编导。该片荣获2014年度中央电视台优秀节目一等奖、第20届中国电视纪录片十佳作品奖、第三届中国嘉峪关国际短片电影展“伎乐天”奖三等奖、2014四川“金熊猫”电视节制作入围、提名奖、“人文中国第三季——传承中国”一等奖、2015年第十届中国纪录片国际选片会人文自然类一等奖。
    2015年,大型系列纪录片《手艺》第五季(25集)执行总编导。该片荣获2016年第十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自然人文类一等奖、2015年度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及创作人才扶持项目。
    2016年,个人荣获第十届“纪录•中国”创优评析活动“优秀编导”称号。

报告简介:
    作为最常见的纪录片形态,类型化纪录片拥有明确的播出平台和制作经费来源,明确的制作周期和明确的受众,也是目前国内纪录片创作的主要形式之一。讲座以在央媒平台播出的类型化纪录片《考古进行时》为例,结合具体工作实践,从逻辑架构,叙事和调性三个角度,讨论类型化纪录片的制作模式,生产流程和未来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