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报告 [返回]

超视觉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文章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 2022-10-18 11:08:48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22-10-18 15:00         
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计信学院B601         
报告人:罗钟铉                  
主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报告人简介:
   罗钟铉,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副校长,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现任教育部软件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副理事长,软件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点长,辽宁省《泛在网络与服务软件》重点实验室主任,日本立命馆大学客座教授。曾兼任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院长、大连理工大学-立命馆大学国际软件与信息学院院长以及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筹)院长。多年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几何、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及水下敏捷机器人等。近年主持承担和完成1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和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10余项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多项重大服务项目。在国家自然基金委的领导下推动(水下目标感知与抓取关键技术)重点项目(群)的立项,持续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办的《水下目标抓取大赛》。
   作为原创性研究成果发现并证明了新的射影不变量并取得一系列应用。这一原创性的理论为探索多媒体数据及计算机视觉提供了新的途径。另外,带领团队对于六面体网格生成、“圣杯问题”及深度学习可解释性方面取得了理论上的重要突破。系列成果发表在IEEE、TPAMI、TIP、CMAME、TSE、TKDE等国际顶级期刊和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中(英)文专著3部。培养博士、硕士100余人。获得多项国家和省部级教学与科研奖励及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第一完成人)。
 

报告简介: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视觉作为代替人类视觉感官的重要技术手段,在工业自动化、智能仓储、智慧城市以及军事场景等的应用有着广泛需求并加速普及。本报告旨在提出全新的“超视觉计算”理念,突破人类视觉在不同维度的感知边界,构建包括高动态范围图像传感器设计、底层视觉增强算法、多传感器融合设计以及面向边缘计算的最优化计算理论方法在内的研究体系框架。在此框架下,重点介绍团队在“超视觉计算”方面的系列研究成果以及在某部委公开实物招标中以绝对优势取得全国第一名的应用落地情况。最后,对“超视觉计算”现阶段存在的技术瓶颈挑战以及对未来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