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报告 [返回]

高精度、大体系的理论化学计算方法的发展及其在复杂体系中的应用

文章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 2022-11-03 17:04:47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22-11-07 14:00         
报告地点:理化楼C416、腾讯会议ID:634-799-483         
报告人:徐盺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徐昕,1985年获厦门大学理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厦门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1-1993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博士后,1993-1995厦门大学副教授,1995-2010年为厦门大学教授,2010年起为复旦大学教授。先后应邀在日本京都大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香港科技大学、香港大学、瑞典皇家理工、法国巴黎化工学院、法国里昂高师等多地访问工作。

   担任厦门大学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96-2003);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03-2015);教育部计算物质科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2010-)等。担任多个国内外期刊的编委。2020年被遴选为美国化学会旗舰开放获取期刊JACS Au副主编。

   在密度泛函理论发展及其应用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一些国内外同行公认的科研成果。曾获中国化学会青年化学奖(1995);霍英东青年教师奖(1998);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2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6);厦门大学卢嘉锡讲座教授、福建省闽江学者(2006-2010);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2012-);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9)等。


报告简介:
   20世纪量子力学的诞生并与化学相结合,促使化学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目前,量子化学已经发展成为化学以及相关学科在解释和预测分子结构和化学行为的通用手段,对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及反应机制的认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密度泛函方法已成为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最重要的计算方法。21世纪,理论与计算化学将进一步朝着高精度、大体系的方向发展,以解决更多与能源、环境、材料和生命等密切相关的复杂体系的基础科学问题。本讲座将结合本课题组的一些研究进展,探讨理论与计算化学的作用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