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地点:理化楼C401、腾讯会议ID:943 686 814
报告人:闻利平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闻利平博士,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仿生智能界面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党总支书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资助。科技部纳米科技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大学朱李月华优秀教师,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
主要从事仿生微纳通道材料的构筑与应用研究,提出了仿生微纳通道材料的设计思想,揭示了仿生微纳通道内物质可控传输的规律,构筑了系列仿生微纳通道体系,实现了仿生微纳通道材料在传感、能量转换、战略资源的分离与富集的初步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 Rev. Mater.; Nat. Sustain.; Sci. Adv.; Nat. Commun.; PNAS; Matter; Angew. Chem.; J. Am. Chem. Soc.; Adv. Mater.以及Chem. Soc. Rev.等,申请及授权中国发明专利近20件。指导学生多次获得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院长特别奖学金”、“院长优秀奖学金”“朱李月华奖学金”、“唐敖庆奖学金”等多项冠名奖学金以及中科院三好学生等奖励。
报告简介:
仿生微纳通道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探索。从仿生微纳米通道的设计、制备为起点,构筑了一系列固态微纳米通道并对其构效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微纳米通道内物质输运的规律,实现了光、电、热、pH、离子、分子单因素响应及多因素响应的可控离子、分子传输行为的固态微纳米通道的制备;进一步,从微纳米通道的形状、带电状态、浸润性等多方面逐步引入“非对称性”,实现了仿生智能微纳通道材料的构建,提高了物质传输的选择性、整流性与通量,该类材料在蓝色能源海洋能的捕获及离子筛分方面表现良好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