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二教B602
报告人:王洪凯
主办单位: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报告人简介:
王洪凯,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2009-2014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先后担任博士后和研究员,2014年于大连理工大学任教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大数据统计建模分析,所构建的可变形数字中国人图谱在人体建模仿真、医学影像分析领域取得诸多应用,初步形成全国范围的产学研合作网络。近年来在《IEEE Transactions on Medical Imaging》、《Medical Image Analysis》等领域顶级期刊以及Nature旗下期刊发表论文多篇,担任第七届Medical Image Computing Seminar(MICS 2020,>5000人参会)主办方主席、国际数字医学联盟委员、中国解剖学会断层影像解剖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数字医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3D打印医疗器械专家委员会专家、大连市医学影像人工智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大连市青年科技之星、大连理工大学星海优青。2014年以来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试点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培育计划1项,技术成果已被中国和美国公司产业转化,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数百万元。
报告简介:
数字人图谱广泛用于人体仿真和医疗领域。我国已基于尸体冷冻切片构建了高精度中国数字人图谱,但是尸体影像只包含少量样本,不能反映中国人群统计特征,也缺少活体样本的功能信息。本研究基于大量活体中国人医学影像数据构建了数字中国人图谱。课题组从全国合作医院收集医学影像数据,研发人工智能算法从影像中分割提取全身器官三维模型并学习不同个体间的器官形态差异,最终构建一款包含了上百个测量学参数的可变形数字人图谱,可实现体形、容貌、内部器官形态的精细化参数调整,达到个性化人体建模的目的。进一步地,本研究从大量影像中提取骨密度(来自CT影像)、心脏跳动方式(来自动态心脏CT)、脑组织及主要脏器的糖代谢(来自PET影像)等功能学特征,统计不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功能特征分布,并将功能特征融入解剖模型,实现形态与功能的结合。本研究所构建图谱已应用于个性化人体建模、医学影像诊断、手术计划、人因工程、产品设计、电磁学及热力学仿真、医患沟通、解剖教学、运动员训练、行业标准制定等诸多领域,与国内多家企业、医院和科研单位共同合作,发表包括Nature旗下期刊的前沿论文多篇,与国内知名企业累计实现多项科技成果产业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