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地点:西山湖校区三教408
报告人:刘毅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报告人简介:
刘毅,男,1964年生,天津市人,历史学博士。南开大学教授、博物馆馆长。曾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7),是教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编写教材”《文物学概论》首席专家(2009)。在南开大学先后开设过本科生基础或专业课程5门、硕士生专业课6门、博士生专业课6门,部分课程获评校级精品课、校级示范精品课,曾先后获“南开大学教学名师奖”、“南开大学魅力课堂奖”、“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等。主要从事中国古代陵墓考古、中国陶瓷考古、宋元明考古等方面的研究,对于宋至清代帝王陵墓制度、汉唐至明清陶瓷考古等尤为关注。出版过学术专著8部,主编及参编著作若干,在国内外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130余篇。部分论著曾获“全国文博考古最佳论著奖”(2006年度),第十一届、第十三届、第十五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均为三等),第五届、第六届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奖(三等或提名)。主持过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部委司局项目、省市文物局或考古研究所博物馆等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多项,参与各级各类项目若干。主要学术兼职:全国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古陶瓷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及宋辽金元明清考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考古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陵墓考古专业委员会顾问,天津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文物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
报告简介:
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是传统礼乐文明的物化缩影,是中华文明史的重要内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考古发掘资料和相应的研究成果,揭示出价值极高的历史文化信息,丰富了既往形成的历史记录,对于中华文明史的构建有突出的贡献。具体表现在:丰富了历史的内涵,补正了重要史实;真实地记录了古代礼乐制度;反映了历代皇室丧葬习俗和相应的信仰的差异;代表了同时期物质文化发展的最高水平;见证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发展和最后达成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