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地点:三教B401
报告人:梁云
主办单位:历史文化学院
报告人简介:
梁云,北京大学考古学博士,曾先后在陕西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国家博物馆工作,现为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周秦汉考古、中亚考古。长期在中国西北地区和中亚国家从事田野考古工作,曾主持甘肃甘谷县毛家坪、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陕西宝鸡魏家崖等遗址发掘。著作有《战国时代的东西差别——考古学的视野》、《西垂有声:<史记秦本纪>的考古学解读》等。
报告简介:
中国古代敬天尊祖,宗庙是祭祀祖先的专门礼制建筑,具有神圣性,在都邑中地位崇高。考古发现周代宗庙整体座北向南,院落内建筑呈“品”字形分布;西汉至新莽时期宗庙整体平面为四向“回”字形,有强烈的四时、五行色彩。周至汉代宗庙的形制发生了巨大转变,其原因值得探讨;与秦二世元年的宗庙改革,以及战国以来流行的月令明堂思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