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地点:理化楼C401
报告人:章福祥
主办单位:化学化工学院
报告人简介:
章福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导;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95-2004年于南开大学攻读学士学位和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2007-2011年于巴黎第六大学和东京大学先后做博士后研究,2011年10月至今在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工作,DNL1621课题组组长。长期主要太阳能催化分解水制备绿色氢能的研究,研究内容涉及宽光谱捕光光催化材料设计合成,高效光生电荷分离体系构建以及光催化表面/界面反应机制等方面。已在包括Nat. Catal.,Joule,Nat. Commun.,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等刊物上发表SCI学术论文150余篇。受邀担任J. Energy Chem.期刊副主编,Sci. Chi. Chem.、Nat. Sci. Rev.、eScience、Renewable等期刊编委;全国能源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光催化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催化青年专业委员会委员,能源与环境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光催化中青年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项目,科技部重点专项等。
报告简介: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今后很长时间内世界发展共同面临的挑战;太阳能具有储量丰富、洁净等优点,在未来的新能源开发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太阳能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是开发利用太阳能的最理想方式之一,该技术一旦突破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对我国国家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报告人近年来针对“宽光谱捕光催化剂全分解水制氢”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开展系统研究,设计合成了系列含氮化合物、金属有机框架(MOFs)化合物以及类钙钛矿结构含氧酸盐等宽光谱捕光新材料;设计合成了系列具有纳米、亚纳米或者单原子分散等结构的多相水氧化催化剂并取得了水氧化TOF值高于文献同类催化剂1~3个数量级以及与自然光合系统PSII本征活性相当的性能;研制了“一锅氮化法”构筑“异质结”的新方法;基于前期发现:BiVO4不同晶面间存在光生电荷空间分离,发展了双助催化剂在 BiVO4不同晶面间选择性负载策略实现其水氧化性能大幅提升(两个数量级);在多个宽光谱捕光催化剂上实现了可见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不仅拓宽了可见光的利用范围,而且将粉末体系“Z”机制可见光催化全分解水制氢表观量子效率(AQE)的世界记录由2010年东京大学K.Domen教授报道的6.3%不断提升至申请人报道的6.8%(2015年)、10.3%(2018年)、12.3%(2022年)以及16.9%(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