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报告 [返回]

大尺度生态系统科学的使命及观测研究方法

文章来源:科研处 发布时间: 2024-04-17 09:34:41 浏览次数:

报告时间:2024-04-19 13:00         
报告地点:学术报告厅         
报告人:于贵瑞                  
主办单位:地理科学学院         
报告人简介:
    于贵瑞,男,1959年生,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担任《应用生态学报》主编,《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和《中国科学数据》副主编。兼任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CERN科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联盟(ChinaFLUX)理事长,亚洲通量网络(AsiaFlux)主席,中美绿色合作伙伴计划中方首席代表,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第六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国家基金委生命学部咨询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家组成员等学术职务。在Nature Geosciences、PNA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9部,授权发明专利7项,2010年和2011年两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2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主要从事生态学与地理学交叉研究,在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循环及耦合过程机制、植被功能性状及生物地理学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担任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CNERN)综合中心主任,负责生态网络的基础能力建设、信息管理及联网观测研究,为我国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建设和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领衔设计创建的中国陆地生态系统通量观测研究网络(ChinaFLUX),填补了全球通量观测区域空白,对全球通量观测网络发展做出了实质性贡献。系统研究陆地碳储量/通量动态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及增汇潜力,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系统开展陆地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循环前沿研究,探索生态系统碳氮水耦合过程及生物地理学机制,开拓了科学研究新领域。 

报告简介:
   于院士将从生态系统科学的由来、与多学科的融合关系及国际国内需求牵引等几方面介绍生态系统科学的科学内涵与外延,阐述大尺度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多学科应用目标及重大使命,明确当下生态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问题,介绍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中的重要观测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