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开展订单定制培养工作的通知(辽师大教发[2023]17号)
发布时间:2023-03-22 发布者:
史慧
点击次数:次
为进一步深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升学生就业质量,提高人才培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学校将进一步加强“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一、人才培养原则
(一)需求导向原则
各教学单位应具备强烈的需求侧意识,通过多种途径与企业建立联系,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确定合作方向。选择“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对象,首先要考虑合作对象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考虑对方在行业内的实力和基础,学生毕业后是否愿意到该企业就业;其次要考虑对方的设备条件、技术和管理水平,学生能否学到知识与技能,能否学以致用;第三要考虑对方对合作教育的积极性。校企双方在充分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形成良好协作关系。
(二)合作共赢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的校企双方应本着“平等协商、互惠互利”原则,有效依托企业优质实践教育资源助力教育服务,充分发挥学校办学特色为企业培养适用性强的专业人才,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遵循教育规律,在尊重学生自愿参与定向培养工作的前提下,根据订单约定,确保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合作高效实施。
(三)就业导向原则
课程设置应充分考虑企业用人需求,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瞄准就业方向,对标职业素养和岗位需求,确定课程性质和内容,面向学生可持续发展与就业双线需求,以专业知识学习和能力养成为基础,科学优化课程设置。
(四)管理规范原则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必须遵守高等教育教学基本要求,保证教学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学计划内集中实习、课程设计环节可与企业上岗培训相结合,由用人单位给出实习成绩。毕业环节可结合用人单位实际,由指定教师和企业相关人员共同指导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并参加答辩。
二、人才培养程序
针对行业企业需求,校企签订订单培养协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根据企业生产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企业选派技术专家讲授部分专业课程,可根据需要共同编写专业教材。学生在学校、企业两个地点进行学习,定期到企业进行实训,毕业后直接到用人单位就业。为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对其全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一)选择合作企业
应重点选择生产规模适配、技术含量高、科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合作愿望强或成长型企业为合作伙伴,为学生发展提供较大空间。
(二)双方签定订单协议
在对企业进行综合评定并确立合作意向后,通过充分协商,教学单位、企业、学生按照审批程序正式签订“订单式”人才培养合作协议书。协议书内容要涉及合作目标、合作原则、培养对象、培养时间、三方的权利义务、其他事项等,注重保护学生切身利益并保障“订单式”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
(三)公开选拔订单班学生
校企精心组织和优化订单班生源。学校和企业以专题的形式对学生开展广泛宣传,向学生全面如实介绍企业情况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操作过程、工作岗位和基本待遇等,接受学生咨询。学校、企业共同派出人员对报名学生进行笔试或面试,通过综合考核选拔后,组成订单班。订单班共同培养期限由校企双方根据实际情况商定。订单班组织完成后,要将组织情况和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报教务处备案。
(四)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
订单协议签定后,根据人才培养目标,遵照教育教学规律,由学校教师、行业企业专家、技术人员共同制定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培养计划包括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等;必须适应企业的用人标准,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实用性和灵活性;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部分专业课教学。
(五)课程与教材开发
在“订单式”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应按照用人单位的岗位需要、企业文化、管理特点等,积极开发适应订单班教育的课程与教材,开发过程应深入了解和掌握用人单位的工作岗位群的要求,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明确培养对象应具备的知识、技能、职业道德、综合能力等。课程与教材开发应具有前瞻性,尽量避免只注重眼前的实用主义,防止课程基础过于狭窄而影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六)实践教学环节(包括顶岗实习)
实践教学(包括顶岗实习)是“订单式”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用人单位应提供符合培养目标的工作实践岗位,学校与用人单位应共同承担实践环节的指导与组织;实践教学环节时间不少于一学期。
(七)对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校企合作的高级形式,过程管理须严格规范。学校将组织教务处、本科招生与就业处、社会合作与服务处等相关职能部门组成“订单式”人才培养考核小组,对“订单式”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考核。校企合作双方将安排专人对“订单式”人才培养班级进行管理;校企双方切实履行培养协议,面向学生开展征求意见建议座谈会和问卷调查活动,针对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学校持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顶岗时间、岗位轮换等情况进行跟踪,建立顶岗学生实训档案,重点考核学生学习的技能水平、顶岗实习表现等。
三、相关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学院须成立专项工作小组,采取院长直接负责制,带领专业负责人和一线教师做好“订单式”人才培养各项工作的统筹规划和过程实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普通高校订单定制培养工作,已将其列为对教育工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2.创新改革,加强合作。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推进校地、校企合作,邀请行业企业参与订单班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聘用行业企业专家到学院担任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推动学生到行业企业参加实习实训活动。
3.协同培养,共促共育。积极联系省内外行业企业,签订订单定制人才培养协议,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增加学生接触、了解企业的时间和机会,支持学生在学习中熟悉企业工作的范围和环境,协同企业在工作实践中培养、考查学生,有效融合学校的知识教育、实践能力养成和企业的技能教学、职业素质培养为一体,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高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达到培养企业欢迎、学校放心、学生家长开心的优秀人才的目的。
4.请各学院充分结合办学实际和校企合作基础,聚力人才培养实效提升精准施策,撰写《XX专业订单定制培养工作方案》,规划好时间表与路线图,于2023年4月3日前,将电子版《工作方案》(word版和附有学院负责人签字、加盖学院印章的PDF版)发送至邮箱jxyjs@lnnu.edu.cn。学校将根据各单位本年度推进情况择优予以相应经费支持。
四、联系方式
教学建设与项目管理科:于杰兰,15140693925 史 慧,15940917281
上一篇:关于开展校级本科公开示范课观摩活动的通知(辽师大教发[2023]18号)
下一篇:关于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教材发放的通知(辽师大教发[2023]8号)